谷山文化

服务创造价值、存在造就未来

当前位置:首页>谷山文化

信丰阁二至七层木雕画

时间:2024-10-15   访问量:57

二层木雕——“客家风情”

以围屋、大圣寺塔、玉带桥为背景,犁狮、蓆狮、子孙龙、瑞狮引龙等非遗保护项目的表演场景,展示信丰的客家历史人文。所有木雕画都由陆光正工艺品有限公司设计雕刻。


三层木雕——“叶率拓土”

西晋叶率带领族众在谷山开荒拓土,播洒中原文明。叶率是开发信丰谷山第一人、信丰客族第一人。

清康熙五十八年《信丰县志》载:“谷山,在县西十五里,顶有池,产五色鲤,《十道志》言南康有五色鲤,即此。有芙蓉岩,产翠云草,为桃江八景之一。上有叶公庙,《南康志》载,晋叶率为九江太守,避刘曜乱,奔豫章南野谷山,卒,因庙祀焉。”西晋末年叶率避乱南迁谷山,这是有史籍记载的第一批徙迁信丰的客家人,距今1702年。叶公庙遗址仍存。

在胡族不断骚扰的同时,西晋王朝却祸起萧墙。西晋诸王为争夺中央最高权力,发生了一连串的相互残杀和战争,历时16年之久,史称“八王之乱”。这场大恶斗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生产遭到破坏,数十万人丧失生命,城市被洗劫和焚毁,人民流离失所大量逃亡,西晋王朝摇摇欲坠。

西晋永兴元年(304),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自称汉王。公元306年,司马炽嗣位,是为晋怀帝,改号永嘉。永嘉二年(308),刘渊正式称帝。刘渊死后,其子刘聪继位。永嘉五年(311年),刘聪大将刘曜等率匈奴兵攻陷西晋京师洛阳,俘虏晋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 刘曜继而率部南下,进入长江流域。

“永嘉之乱”后,晋元帝避乱渡江,踞长江下游一带,在建业(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当时,大批缙绅、士大夫和庶民百姓随之南下,史称“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当刘曜率部进入湖北,逼近九江时,叶率为九江太守。外强圧境,西晋气数已尽,叶率遂连夜带领家人南下逃难,辗转数月,逆赣江而上,经桃江,入梦水(今信丰西江),在梦水河畔谷山(今大阿谷山)定居,形成谷山聚落,时在西晋末年,约公元315年。随叶率而来的还有他的兄长大司马叶混以及太守仲通。《南康郡志》载:“晋叶率为九江太守,与兄大司马混、太守仲通避刘曜之乱,奔豫章南野东界。率卒于谷山,混卒于首方口,仲通卒于乌漾滩,皆今信丰地也,故俱庙祀焉。”(康熙五十八年《信丰县志》卷十一•轶事)这些衣冠士服的落拓旧臣以及大批举族随迁的难民带来了中原文明和耕作技术,促进了信丰当地的开发。叶率去世后,其后裔及随迁的客族民众建了叶公庙祭祀这位谷山开发、信丰叶氏一族之始祖。


四层木雕——“宋慈入仕”

世界法医鼻祖宋慈在信丰断案的故事。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历史中的宋慈不但在实际判案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在世界法医学史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所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本法医专著,直到现在这本书在法医学里也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故有“世界法医鼻祖”之称。卒前升任焕章阁直学士、广州知州与广东经略安抚使。南宋理宗赵昀评价他是“分忧中外之臣”,特赠“朝议大夫”。

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中进士乙科,朝廷派他去浙江鄞县任尉官(掌一县治安),因父丧而未赴任。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宋慈出任江西信丰县主薄(典颁文书,办理事务),从此正式踏上了仕宦生涯。

宋慈一生二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后担任四次高级刑法官,后来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也是“皆司皋事”,可见宋慈一生从事司法刑狱。长期的专业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法医检验经验。宋慈平反冤案无数,他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出自《洗冤集录》序),坚持“审之又审”,重视现场堪验,还指出“凡验妇人,不可羞避”,“检妇人,无伤损处须看阴门,恐自此入刀于腹内”,如死者是富家女,把女尸抬到光明平稳处,“令众人见,以避嫌疑”。

宋慈在信丰所破二案例:

其一。有一个乡民,叫自己的外甥跟邻人的儿子携带锄头一起去开山种栗。经过两宿不归。待前往探看时,竟发现两个人都死在山上了。遂报告到官府。经查死者衣服都在,发出公文请官验尸。验官到达地头,看到一尸在小茅屋外面,后脖颈骨被砍断,头部和面部各有刃伤痕;一尸在茅屋里面,左项下、右脑后各有刃伤痕。在屋外的,众人说是先被杀伤而死的;在屋内的,众人说是自杀而死的。官府但以两尸各有伤痕,别无财物,定作两相并杀而死。一验官独说:不然。如果拿一般情况来推度案情,作为两相并杀而死是可以的;但是那屋内尸上的右脑后刀痕很可怀疑,那有自己拿刀从脑后自杀的呢?手不方便啊。后来没有隔几天,就捕获到了一个怀仇并杀两人的凶手。悬案大白,遂报告到州府,将凶手处了极刑。如果不是这样,那两个人的冤仇就要永无归宿了!大凡两相并杀,所有伤痕都无可疑,即可予以检验定案。贵在精细专心,不可疏忽差错。

其二。有位验官验一个被杀在路旁的尸体,起初怀疑是强盗杀的。待到检点全身,发现衣物全在,遍身有镰刀砍伤十多处。验官说:强盗要杀人只为取财,现在财物在而伤痕多,不是仇杀是什么?于是叫左右退下,传唤死者的妻子来问道:你丈夫平日跟什么人有冤仇最深?回答说:我丈夫向来与人没有冤仇。只是近日有某甲前来借债,没有借到,曾有限定日期的言语,但说不上是冤仇深的。验官默记下了某甲的住处,遂多差人分头告示某甲住地附近的居民:各家所有镰刀尽数拿出来,立即呈交验看,如有隐藏,必是杀人贼,将予追究查办!不一会儿,居民送到了镰刀七、八十张。令按次陈列在地上。当时正值盛暑天气,内有镰刀一张,苍蝇飞集其上。验官指着这把镰刀问是谁的,忽有一人出来承当,原来就是那个借债未遂克期而去的人。当即逮捕审问,仍不认罪。验官指着镰刀叫他自己看,对他说:众人的镰刀上都没有苍蝇。现在你杀人留下的血腥气仍在,所以苍蝇集聚。难道能隐瞒得了吗?左右围观的人都为之失声叹服,那个杀人的人也叩头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五层木雕——“紫亭建功”

明万历进士甘士价在两浙以及家乡信丰的事迹、政绩。

甘士价,字维藩,号紫亭,江西省信丰县龙舌甘家坳人,后迁导城郊水东坊。生于明嘉靖年间(约1545年),卒于万历成戊申年(1608年)。曾经任山东道御史,大理寺左少卿,右都御史巡抚,两浙(浙东、浙西)巡抚,在任期间,选用贤能,以身作则,生活俭朴,死后为缅怀他和功绩,经朝廷核准,要杭州府芝松里武林书院之阳建立了《甘公祠》,供人瞻仰。

甘士价自幼好学上进,孜孜不倦,为人所称道。旧志上说他“家贫力学,具文武资”,“弱冠通籍政事”。明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中乡试举人;次年赴京应甲戌科会试,他因不循务名实的“句读”“时文”(即八股文),力主经世致用,悉心时务,帮在会试中以中庸序语应考见黜,榜上无名。至万历五年丁丑科,以特奏名,经复试,始中沈懋学榜进士。初知黟县(今安徽)),以廉能调丹阳县(今江苏),后又擢山东道御史(官居五品)。为御史时,朝廷间有些官员不以国计民生为务,日事争讦,勾心斗角。士价乃以“和表”上疏,强调团结,大得朝野称许。其检阅山海、居庸、紫金三关及蓟密、永昌、保定等处。励将饬士,招兵买马,贮粮备草,整顿财政,对加强边防、防止外敌入侵起了一定作用。己丑年(1589年)升为湖北按察史(正三品,为一省司法长官)。其时,当地发生大饥荒,士价设法赈济灾民。辛卯年(1591)调江苏按察史,他不畏强暴,为民除害,名振一时,不久,又掌河南道印,他认真清理积案,整顿司法,政绩显著,进大理寺左少卿(全国最高司法审判机关之副长官)。己亥年(1599年)为右都御史巡抚凤阳。甲辰年(1604年)调两浙(浙东、浙西)巡抚

在两浙巡抚任内, 是甘士价一生最光辉的时期。《浙江省通志》载:他一到任就选用贤能,淘汰冗员,禁止宴会、娱乐、嫖赌、溺女等恶习。自己以身作则,生活俭朴,禁止滥加税收,并开行商以通有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仅疏浚南湖就能灌田万亩。他还在杭州创立武林书院,经常讲学其中。他教育学生要反复实践,各尽人道,近则福家乡,远则福邦国,在庠序则为良士,登科目则为贤臣,退而不仕则与人共勉于善,以维世风。戊申年(1608年),浙江省发生200年来所未有的特大水灾,士价疏留糟粮十万担,请发帑金赈济,缓织造,经苏民困,救万民水火。同年10月,召录为大理寺正卿(全国最高司法审判机关长官,从二品)。但终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未能赴任。为缅怀他和他的功绩,经朝廷核准,在杭州府芝松里武林书院之阳建立了《甘公祠》,供人瞻仰。甘士价墓在水东九子岭。建国后,九子岭的甘士价墓尚保存完好,惜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甘士价从政30多年,大部分是在外地度过的。在本县的业绩,主要有明万历年间重修嘉定桥,并置田租500石为护桥之用。旧县志载有他的《重修儒学记》、《请发帑金赈济和宽织造疏》和《抚浙勉在会诸生文》等专著,曾学于王阳明。


六层木雕——“油山烽火”

表现的是项英、陈毅在中央红军长征后,在油山绝地坚守、浴血荣光的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项英、陈毅与信丰三老表刘新潮、朱赞珍、李绪龙等当地群众革命情谊深,体现军民鱼水情。

油山是一座红色的山,一座英雄的山、革命的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油山都是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武装斗争一直没有间断过,经过几次历史大变动,这里的革命火种一直不灭,斗争一直不停,红旗一直不倒。这也是一种需要付出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的坚守,所以有人称,“油山是一杆不倒的红旗”。

1929年红军从井冈山来到了南雄、信丰、南康、大庾,以油山为中心组织了信庾雄县委,开展了组织农民协会、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等斗争,配合中央苏区创造根据地,向广东、湖南方面发展,打通与中央苏区、湘赣苏区的联系。1935年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率部队从中央苏区突围来到油山,建立了以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最大的游击根据地,依靠油山丰厚的自然资源和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支援,依托有利的地理形势,绝地坚守,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也留下了为争取革命胜利而浴血奋战的光辉足迹。

在这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巍巍油山在坚守,共产党人在坚守,广大群众在坚守。这是天人合一的坚守,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共同的坚守,这是真正惊天地泣鬼神的坚守。三年的坚守,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唱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慷慨赞歌。

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

冷食充肠消永昼,禁声扪虱对山花。

微石终能填血海,大军遥祝渡金沙。

长夜无灯凝望眼,包胥心事发初华。

这是陈毅元帅当年写的一首诗,叫《野营》。在“恶风暴雨”的环境中“住无家”,只能“野营”,也只能“冷食充肠”、“长夜无灯”。像这样在恶劣残酷的环境中忍耐、坚守的描述,在陈毅元帅的诗词里,几乎每首都有。

1936年春写的《油山埋伏》:

走石飞沙大地狂,空山夜静忽闻狼。

持枪推枕猛起坐,宛似鏖兵在战场。

同年冬写的《雪中野营闻警》:

风击悬冰碎万瓶,野营人对雪光横。

遥闻敌垒吹寒角,持枪倚枕到天明。

对当时艰苦卓绝的坚守,最典型、最生动、最全面的描述,当是1936年夏所作的《赣南游击词》,这不愧是一组雄绝千古的游击战争诗史画卷。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

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有的专家研究分析出四个方面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赣粤边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战胜敌人的最基本力量;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赣粤边有利的地形,是红军游击队战胜敌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三年游击战争能够坚持下来并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就是红军和游击队始终抱有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和钢铁般的革命意志,以强大的恒久耐力浴血坚守。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坚守的结果,是人民坚守的结果,也是巍巍油山坚守的结果。三年游击战争的坚守,这种“长期艰苦斗争精神与坚决解放中国人民的意志,是全党的模范”,是“一个极可宝贵的胜利”。


七层木雕——“将星璀璨”

展示我县五位开国将军曾思玉、曾保堂、彭寿生、童国贵、李长暐身经百战、戎马倥偬的风采。 木雕画像从左到右依次是,彭寿生、李长暐、曾思玉、童国贵、曾保堂。

曾思玉(1911—2012) 信丰嘉定镇游州村人,原名曾世裕。出生于1911年2月2日。1927年2月参加本地农民请愿斗争。1928年2月参加信丰县农民武装暴动,次年参加乡、县赤卫队。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连政委、代理团政委、团政委、师司令部通信主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侦察参谋等职务。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任团民运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旅政委、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第六十四军军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任第六十四军军长。1952年9月任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先后任沈阳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67年7月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73年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980年2月任南京军区顾问。1983年离休。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2年12月31日9时20分在大连210医院病故,享年102岁。

曾保堂(1912—1989)信丰嘉定镇龙舌人。出生于1912年1月18日。1928年参加信丰农民武装暴动,后参加赤卫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排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连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团长,红一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直属独立团营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营长、第二军分区四团副团长、第四军分区三十五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旅副旅长、第四纵队十旅副旅长,第十二旅旅长、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一九二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1月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科第3班学习。朝鲜战争爆发,曾任赴朝实习团副团长,支援朝鲜人民的正义战争,期间,被任命为第二十三军参谋长。1952年10月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4月,离职休养,1985年起享受副兵团职待遇。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10月2日凌晨1时,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8岁。

彭寿生(1915—1993)信丰大阿镇民主村人。出生于1915年。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粤赣军区独立二十二师政治部技术书记、红九军团军团部见习参谋、第九军司令部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师部作战参谋、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十一支队副参谋长兼大队长,第七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参谋长,冀热辽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副参谋长,冀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冀东前线指挥所司令员兼党委书记,唐山警备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独立第二一〇师师长。参加了东北各次战役作战。1948年9月率部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市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第二十兵团第六十六军副军长,山西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经组织批准离休。1985年享受副兵团职待遇。1988年8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6月19日在赣州逝世,享年79岁。

童国贵(1916—1994)信丰新田镇百石村人,出生于1916年12月30日。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团第二十一师六十一团排长、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第四师十一团连党支部书记,陕甘宁独立师第三团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军事教员,第六分校大队长,太行大队大队长,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三十一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九旅二十六团团长,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九旅旅长,第二野战军十一军三十三师师长。1951年4月,调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第六十军第三十三师师长,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从朝鲜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副军长、山东省军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以副兵团职离休。1994年10月30日在长沙逝世,享年78岁。

李长暐(1909—1987)信丰大阿镇明星村人。出生于1909年2月。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二军第二八六团连政治委员,红三军团补充第三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师干部教导队政治委员,红三军团无线电台政治委员,红二十九军第二五六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和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陕北绥德警备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延安留守兵团司令部副处长、处长、东北抗日联军后勤部总兵站部部长兼政委等职,并参加了著名的东北四平保卫战。他作战英勇,指挥果断,受到上级表扬。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五分部部长、江西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等职。参加了解放东北、平津、北平等著名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1960年,经组织批准离休。1987年4月5日在广州逝世,享年78岁。



上一篇:信丰阁一层大厅木雕画、楹联及国画

下一篇:信丰阁第七层南、西、北面牌匾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